青海涉藏地区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新西部》2022-云顶国际yd

 青海涉藏地区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新西部》2022-云顶国际yd
  •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青海涉藏地区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新西部》2022-2·3) ——以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拉格日模式”为例
2023-02-07 14:44:10 来源:《新西部》2022年第2-3期合刊

◎罡拉卓玛

“拉格日模式”是青海涉藏地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发展的典范。在拉格日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畜牧业产业,打破单一产业结构,积极拓展第一、二产业,逐渐形成了具有高原牧业特色的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对涉藏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拉格日模式”泽库县走上现代化生态畜牧业之路

2017年,在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基础上,中共中央坚持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经济,为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贫困地区农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这一重大战略决策,面对新的历史机遇,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四个扎扎实实”根本要求,推动产业振兴、生态振兴,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全面动员、科学谋划,打造出符合当地实际的“拉格日模式”,奋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拉格日模式”解释了乡村振兴必须要大力发展和优化专业合作社等各类产业链,增加分红和利润返还数量,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性。

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是牧户和市场的重要纽带,牧户以传统牧业与现代化农牧业发展理念相结合,通过组建较完整的专业化组织机制,优化传统畜牧业产业结构和牲畜品种,是带动农牧民增收和现代牧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涉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政策,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当地实际,尊重牧民传统生活习惯,积极探索全村参与、全村联合、全村团结、全村创业的发展理念,打造出符合当地实际的“拉格日模式”,积极创新“企业 合作社 农牧民”目标,加大有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和帮扶引导,加强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和公司基础建设,逐渐形成了具有高原牧业特色的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产业扶贫取得显著成效,对青海省涉藏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泽库县“拉格日模式”现状及主要做法

(一)“拉格日模式”现状

泽库县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南部,耸翠的麦秀山西南,为黄河右旋大河曲之腹地。这个地处三江源生态核心保护区的扶贫重点县,畜牧业成为牧民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产业。“拉格日”(sbrardkar)藏语为“白色的帐篷”,离青海省会西宁市390公里,靠近宁果(西宁至果洛)公路,平均海拔3500米。“拉格日”模式的成功推广,为加快青海涉藏地区农牧业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生机与活力。

拉格日村属纯牧业传统村落,有丰富的天然草场和优质的牲畜品种,下辖4个社,全村共有184户895人,全村草场总面积8.7万亩,耕地面积1533.87亩,牲畜存栏数6898头(只),对组建拉格日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自2010年以前,大多数牧民通过增加牲畜数量来增收,但始终未能解决畜牧业产业发展的“内卷化”,极大地影响了当地畜牧业的发展。拉格日村也在面临同样的问题,导致村落经济单一、无支柱型产业,人均纯收入只有2512元,大多数青壮年成为剩余劳动力。2011年在原拉格日二社社长俄多的多次宣传下,拉格日村牧民加入专业合作社。由于牧民对合作社认识不够等因素,最初入社的只有36户(全村总户数的20.6%)217人(全村总人数的26.3%)0.6万亩夏季草场和74头牦牛的入股资产,首次成立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

2012年,拉格日村村委会将100万元扶贫资金以入股形式作为合作社周转资金,为进一步扩大合作社经营规模。2012年年底,在乡党委政府的积极宣传引导下,草场入股2.7万亩(占总草场的28.7%),入股牧户也从原来的36户增加到150户(占总户数的85.2%)720人(占总人口的87.4%),专业合作社分红及利润返还金额高达51万余元,牧民首次获得了合作社的分红。因此,2013年,为了扩大合作社规模,将2011年合作社成立时的74头牦牛进行良种繁育,同年年底牦牛数量增加为682头,初步实现了合作社的规模化养殖效益,并入股牧民的利润返还金额高达54万余元。

2014年初,在泽库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以“生态与经济双赢”为主要目标,整合全村资源,拉格日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成功转型。特别是与精准扶贫政策相结合,合作社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态势。截至2017年,入社172户818人9.01万亩草场和5019头(只)牲畜,占全村资产的95%,全村牧户入股资金达2416.2余万元,总折股数48323.91股,村落集体经济合作模式顺利转型为股份合作制,为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提供了更加科学的发展路径。

随着拉格日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和利润返还金额的逐年增加,牧民积极参与合作社。截至2021年,合作社入股达到180户871人8.36万亩草场和4814头(只)牲畜,其中牦牛入股3904头,藏羊910只,合作社牲畜6698头(只),占全村牛羊总数的97.1%,入股资金达23321397元,总折股数116606.99股,拉格日村牧民靠牛羊和畜产品走上致富道路。

拉格日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作为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发展和青海涉藏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典范,完全超越了牲畜品种退化,收入结构单一的突出问题,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与乡村振兴进行有效衔接,对青海省涉藏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二)“拉格日模式”的主要做法

为了拉格日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和帮扶下,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理念融入到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结合当地传统放牧的实际,拉格日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牲畜品种,加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现代化畜牧业发展。

1、加强牲畜高效养殖及良种繁育

为了增加拉格日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收入,从2021年开始,拉格日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按照划区轮牧方式,合作社共有3904头牦牛,分为21个牧业组,牧业组聘请专门的挤奶和放牧员工,按月支付1500元薪酬。其中,放牧组“以草定畜、草畜平衡”为理念,科学规划草场载畜量,通过严格执行草场放牧顺序,核定放牧周期分区安排放牧时间,以季度为节点合理安排轮牧模式,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草地生态。同时结合技术示范,大力推广了牦牛一年一胎的养殖方式。

在藏羊养殖方面,以划分养殖小组的方式,利用租赁的7200亩草场,分冬、夏两季轮牧,以两年三胎技术推广进行高效养殖,同时配备5名专业养殖人员,打破传统的按月支付的薪酬模式,以每只羊182元/年为标准支付薪酬。同时结合母畜数量产羔率大于85%以上就以个人奖励为计算方式作为绩效奖励,如产羔率低于85%,按每只600元的标准进行处罚,奖惩结合,有效地激发了养殖人员的积极性。

2、拓宽就业渠道,增加牧民收入

牧民草场和牲畜等家产为了充分利用年轻力壮的剩余劳动力,通过统一的技能培训,对剩余劳动力进行分工,以个人特长分别从事销售、交通运输等行业,以此增加牧民收入。2014年,拉格日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拓展合作社经营种类和范围,以推动第二、三产业,增加牧民收入为主要目标,积极筹措资金,利用草原奖励补助资金注册公司、开办合作社下设餐饮酒店业进行酥油、曲拉和牛肉干等有机畜产品直销店,并以各经销店为平台解决了拉格日村青年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并将每年的餐饮酒店及直销店经营利润中的20%,直接返还给合作社的牧民,让牧户切实感受到了合作社带来的增收福利。

3、提升合作社技术服务水平和能力

在拉格日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拉格日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主动与有关部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县级有关部门也高度重视合作社的发展前景,积极安排部署强化落实责任。如:县农牧科技局技术人员与合作社建立联点帮扶,利用先进技术精确核算天然草场面积和牲畜数量,科学规划轮牧放牧及载畜量的统筹管理。兽医站以合作社牲畜疫病防控为主,积极推广牲畜高效养殖技术和品种繁育技术,在传统养殖业基础上改良品种,增加牛羊出栏率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路径,合作社良种牛羊类型进行分群放牧的现代化畜牧业,对合作社进行全方位帮扶,在拉格日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长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青海省黄南州泽库县“拉格日模式”的主要成效及经验

(一)“拉格日模式”的主要成效

1、转变经营方式,增加牧民收入

拉格日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不仅是拓宽藏羊、牦牛高效养殖,增加牧民收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探索出新的发展路径,以草原奖补资金和国家扶贫项目资金等渠道,打破单一的传统畜牧业和畜产品简单加工模式,拓展宾馆经营及公司直销店的产业结构,实现了合作社和牧民收入快速增长。仅就2021年合作社现金分红1119427元,实物分红4600573元,总分红572万元。合作社开办至今,累计现金分红2941.87万元,①成为转变经营方式给牧民群众增收创益的模式典范。

2、增强致富本领,助推乡村振兴

拉格日村一直以来就属纯牧业传统村落,是全县64个牧业村中贫困村之一,2010年底拉格日村人均纯收入仅为2512元。由于受到民族文化和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该地区产业结构单一,长期处于“牲畜产量低、经营效益低”的两低状况。2011年以来拉格日村成立生态畜牧业合作社,通过国家政策持续扶持和自身的不断努力,仅用七年时间全面实现了整体脱贫。2021年,拉格日村民可支配收入达到8240元,与2010年相比牧民收入增加了三倍多。合作社整合牧业资源,极大地解放了农牧区生产力,通过合作社统一组织富余劳动力转产创业,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牧民创办二、三产业的积极性和共同闯市场的热情,牧民享受到股权收益,全面走向了致富脱贫之路。

3、优化产业结构和牲畜品种

牲畜养殖作为拉格日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主要业务,现代科技与当地自然条件相结合,改良牲畜品种、科学养殖等成为合作社能否长期生存的关键性因素。为了攻坚突破,在全县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一系列科学养殖方法,基本解决了该地区传统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优化牲畜品种、良种繁育等方式,对泽库县本地藏系羊和藏牦牛进行适当科学良种繁育,实现了合作社良种牛比例高达80%的现状,缩短了牦牛出栏的周期,合作社的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升。

4、草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为加强我国草原生态保护,2018年中央财政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对青海涉藏地区牧区生产方式转型升级起到了重要作用。拉格日村根据国家政策,严格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科学统筹、划区轮牧、分群饲养、种草养畜,有效解决了超载放牧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最终实现草原生态平衡。据数据显示,2021年拉格日村一亩天然草场产草量较十年前增加了21.4公斤。在各级部门的科学保护与牧民主动保护的双重作用下,拉格日地区草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二)“拉格日模式”的经验

1、转变生产经营模式,优化现代化生态畜牧业

拉格日迅速转变生产经营模式,成功实现了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生态畜牧业的转变。多年的分户经营方式被打破,优化了生态畜牧业的结构。从“拉格日模式”几年来的经验看,“折价入股”“随畜计价”“劳力分工”“按劳取酬”等一系列股份制经营模式是值得推广的。其核心在于对牧民的高度尊重,处处体现公平原则。通过精细化生产分工,从而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构建出专业精良的集约化畜牧业生产模式,从前小规模家庭式畜牧业被取而代之。2、正确引导扶持,确立生态发展观念

党政部门的正确引导扶持,确立生态发展观念是“拉格日模式”取得成功的关键。泽库县宁秀乡属于偏远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牧民素质普遍较低。畜牧业的良性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观念问题,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将重点放在观念引导上,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为理念,同时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加强信贷、税收等畜牧业建设生产以及项目投入等各项优化措施,协同夯实“拉格日模式”的发展基础。

3、调整产业结构,挖掘草地潜力实现多元发展

调整产业结构,从而实现多元发展关键在于要转变传统的只注重畜牧业生产养殖的落后观念,充分挖掘丰富的草地潜力。“拉格日模式”的经验启发我们草地的景观资源以及涉藏地区的民族文化是改变畜牧业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单一的有效途径。“拉格日模式”的成功在于始终谨记“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通过调整产业结构,科学养殖实现草畜平衡,从宏观统筹协调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深入挖掘草地潜力实现多元发展,形成各方效益协调统一的产业体系,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4、加大科技支撑,推动生态畜牧业发展

“拉格日模式”的成功充分说明坚持以科学技术为保障才能推动生态畜牧业的建设步伐。一是依托项目资金支持和农牧部门的技术指导,加强科研推广;二是引进优质种公畜,提升牲畜品质,增强个体生产性能;三是通过牲畜高效养殖、人工种草技术的示范与应用,提高饲草利用率,促进草场修复。最终构建出以高原牲畜高效养殖技术为核心的技术保障体系,实施牲畜良种工程,同时加强对牲畜疫病的风险防范,减少生产损失、降低对生态畜牧业的影响。

结 论

青海省黄南州泽库县拉格日村依托地域特色优势资源,调整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不断壮大产业规模,逐步形成“一村一业”和“一乡一特”的拉格日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把牧民聚在产业链上,分享产业链增值的收益。在拉格日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打破了传统单一的产业结构,推动现代化畜牧业发展。“拉格日模式”是青海涉藏地区打破单一产业结构,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也是推动畜牧业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型的强劲动力。

注释

①数据来源: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畜牧水利局

作者简介

罡拉卓玛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藏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顺利/《新西部》杂志 · 新西部网

终审:杨旭民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yd77699云顶国际的版权 备案号: yd77699云顶国际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