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丰富的品种资源和广袤的种植面积,成就了新疆“瓜果之乡”的美誉。在新疆,尤其是南疆地区,特色林果业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眼下,新疆林果业正处于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提升的关键阶段。为了让“大果盘”盛满“优质果”“特色果”“致富果”,新疆各林果主产区进行了积极探索,解答“好中向优”这道题。
每年的特色林果丰收季,行走在天山南麓,瓜果飘香,石榴、苹果、香梨、红枣……围绕塔里木盆地,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等地一派繁荣景象。
得益于独特的气候条件和资源优势,新疆林果产业一直是优势产业,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林果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近30%,部分林果主产县市占比达50%以上。2022年,新疆林果种植总面积2113万亩,果品总产量1300余万吨,产值582亿元,红枣、葡萄、杏、香梨、巴旦木、新梅种植规模及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其中,南疆环塔里木盆地优势产区种植面积1525万亩,产量640万吨,产值485亿元。
近年来,新疆大力实施林果产业提质增效工程,提出将绿色有机果蔬产业作为“八大产业集群”之一强力打造。实现“好中向优”,开拓产业发展新空间,始终是一道难题,南疆各林果主产区如何作答?如何解决鲜果销售难题?如何延链补链,加快林果产业提质增效?
优质果品提质增效
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吾塔木乡,一棵棵枣树整齐划一。“经过这几年疏密,枣园从以前每亩地种120棵至150棵枣树,减少到每亩地60棵至80棵。”若羌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春诚说,科学疏密是若羌县红枣产业提质增效的措施之一。通过疏密,使枣园达到“行间能行车、株间可过人、枝枝都见光”的通风透光条件,既能降低生产成本,还能提高红枣品质。
种了20多年红枣的吾塔木乡枣农赵连斌告诉记者,这几年,县里不断推广先进管理技术,红枣种植效益得到保障。2023年红枣坐果率继续提高,商品果占到95%以上。
中国红枣看新疆,新疆红枣看若羌。新疆红枣种植面积480多万亩,面积、产量均占据全国红枣市场的一半份额。由于红枣耐寒抗旱,新疆大部分红枣种植区域分布在新疆南部。若羌县水土光热资源丰富,是最优红枣种植适宜区,这里产出的红枣皮薄、肉厚、核小、香甜。如今,若羌县红枣种植面积达23.38万亩,当地农民人均收入50%以上来自红枣产业。
除了科学疏密,近年来,若羌县还通过提高枣园管理机械化水平、增施农家肥、创建红枣示范园、成立林果技术服务队等措施,全面提升枣树标准化管理水平,提高红枣品质,带动产业健康发展。2023年6月,若羌县瓦石峡镇有机肥专用施肥管道建设项目投用,在新疆率先实现沼液大规模、长距离管道运输和在枣园大规模进行沼液施肥技术推广应用。
“根据前期测产,2023年红枣比上年增产5%左右,预计2023年若羌县红枣总产量超过7万吨。”李春诚说。
品质是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钥匙”,南疆各地持续在红枣产业提质增效上下功夫,采取科学栽培技术,培育建立绿色有机红枣生产基地,实现产业从重产量向优品质转变。
提质增效是南疆各地提升优势林果的关键一环。阿克苏地区独有的土壤、水源和气候条件,孕育了阿克苏苹果独一无二的冰糖心。目前,阿克苏地区苹果种植总面积50.48万亩,挂果面积48.23万亩,总产量81.72万吨。
近年来,阿克苏地区在苹果种植上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栽培方法,通过老旧果园更新、中低产果园疏密改造、加大林果绿色有害生物防治力度等一系列标准化措施,苹果商品果率从75%增至86%以上,标准化生产水平明显提升。
“2023年果树管理得好,亩产为3吨半至4吨。”阿克苏市红旗坡园艺二分场果农侯佳告诉记者,这几年,果树的栽培、修剪、疏密等技术不断更新,苹果品质大幅提升。每年,她家的苹果都供不应求。
库尔勒香梨的品牌影响力得益于持续的果品质量建设。库尔勒香梨皮薄、肉细、汁多、味甜,深受消费者喜爱。以往,库尔勒香梨种植需要大量用水才能丰产。近年来,库尔勒市围绕香梨产业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统筹水资源有效供给,加强果园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技术,让香梨产业在节水的同时提质增效。
作为库尔勒香梨主产区之一,阿瓦提乡现有香梨种植面积8.2万亩,占库尔勒全市种植面积的20%。在阿瓦提乡其盖克其克村,金久诚香梨专业合作社的560亩土地应用了滴灌模式与水肥一体化技术。合作社副理事长田海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的种植模式每年要进行5次大水漫灌,每亩地每次用水至少160立方米,全年至少需要用水800立方米。改用水肥一体化和滴灌模式后,只保留春季或冬季的1次漫灌,剩余时间全部使用滴灌,每亩地全年用水不到500立方米。”
精深加工延链强链
提质增效,是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先决条件;精深加工,则是让林果增值的重要环节。
喀什地区伽师县是我国最早培育新梅的地区之一。多年来,当地把发展新梅产业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持续推进标准化种植,目前伽师县新梅种植面积达45万亩,产量23万吨,种植面积占全国40%、产量占全国60%。
为进一步提升新梅附加值,伽师县在广东援疆队伍的支持下,通过招商引资、园区建设等方式,建设了集种植、采摘、分选、冷藏、包装、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
2021年,由广东省援建的粤伽新梅产业园投入运营。园区配套建设了科研培训教学区、示范实训品种展示区、冷链仓储物流智能分选区、精深加工包装区,挂牌成立了新梅特色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开展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研发。
目前,粤伽新梅产业园已建成10余条智能分选线,引进京东、百果园等17家关联企业,研发生产果汁、果干、果酒、果酱等20余种产品,打通销往全国的市场和零售终端。
2023年,新疆提出要高质量建设“八大产业集群”,推进延链、补链、强链,增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围绕塔里木盆地的南疆各地州紧抓特色林果产业,从种植基地建设、深加工项目、营销布局入手,促进产业链不断完善。
记者来到若羌县羌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时,工人们正在对红枣食用醋进行分拣、包装、封箱等工作。“公司的红枣食用醋生产线于2023年8月投产,计划生产100吨,目前正在开拓市场。”若羌县羌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张虽线说,“公司基本完成了红枣果酒、红枣酵素等深加工产品的研发,未来将不断延伸红枣深加工产业链,提升红枣附加值。”
若羌县通过实行万亩红枣示范基地建设、产品研发、精深加工、品牌建设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吸引了众多红枣加工企业落户。目前,若羌县红枣深加工产品达10余种,涉及保健品、休闲食品、饮料等多个领域。
阿克苏苹果产业也在努力提高附加值。阿克苏龙头企业新疆红旗坡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了果品深加工生产线,生产苹果酒、苹果冻干、冻奶苹果等产品。公司副总经理张语告诉记者,通过深加工,苹果的附加值可以提高300%。“我们针对消费者需求,不断研发精深加工产品,未来将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上持续发力。”
按照“初级加工在乡村、精深加工在园区”的产业布局,阿克苏地区积极培育林果企业、示范社、产业联合体,建立企业(合作社)、果农利益联结机制,使林果产业链越来越长,市场竞争力和增收效果显著提高。截至目前,阿克苏地区已建成12个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县、乡交易市场26个,林果企业增至214家。
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延长产业链条的同时,通过收购农户林果产品、与合作社签订购销协议、招聘农户就近就地就业等多种形式,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喀什疆果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新疆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产品覆盖干果、休闲食品、健康饮品、时令鲜果等多种品类。公司董事长陈文君介绍,截至目前,公司累计帮助5万户农民增收,带动就近就业超过3500人;146户农民成为股东,累计分红140万元。“除了开发更美味健康的产品,我们还将持续不断践行‘帮助新疆果农,造福新疆社会’的企业使命。”陈文君说。
新兴品种调整结构
新香核桃、维纳斯黄金苹果、克瑞森葡萄、辣椒枣……在第九届新疆特色果品(阿克苏)交易会上,特色林果纷纷亮相,来自新疆各地的种植户和科研团队带着新品种来展示推销,借此打开更广阔的销售市场。
带着新品种山农酥梨来参展的农户彭运德告诉记者,他们种植的酥梨是从山东引进的,2020年种植了60亩,2023年开始陆续挂果。“这种梨子皮薄肉厚、果核小、糖分足,目前采摘的几十吨已经销售一空。”
“‘瑞阳’‘瑞雪’一红一黄、色泽鲜艳,果肉细脆、香甜可口,成熟期晚、极耐贮藏。”新疆惜禾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聂卫滔手指着他带来的苹果向记者介绍。
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科研力量,新疆惜禾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致力于苹果新品种推广及技术服务,加快科研成果转化。聂卫滔介绍,瑞阳、瑞雪苹果新品种2019年通过国家审定,是我国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苹果新品种,“瑞阳、瑞雪抗逆性能强、好管理,短枝树体、坐果率高,果品品质更优良,我们对瑞阳、瑞雪的前景充满信心”。由于品质高、市场供不应求,2023年瑞阳、瑞雪、瑞香红3个苹果新品种种植面积迅速增加,全国累计发展种植面积约30万亩。
阿克苏地区是环塔里木盆地最大的优质果品基地,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孕育了一大批品种独特、品质优异、特色鲜明的林果产品。林果产业在由规模优势向提质增效转变、品牌建设不断加强的同时,调整种植结构成了当地思考林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方向。
“南疆林果产业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阿克苏有450万亩林果面积,如何调优结构,更新适销对路的新品种、增加农户收入是大问题。”阿克苏地区林业和草原局党委委员、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党支部书记宋卫说,薄皮核桃和灰枣曾因种植面积过大,收购价格落差高达10倍。“根据市场需求,适当减少价格过低、面积过大的树种,增加新品种,扩大小宗效益果品,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五团的种植户马春敬是新品种的受益者。他种植了1500亩红色之恋苹果、1000亩瑞雪苹果、500亩爱妃苹果。“这些新品种相比富士苹果,收购价能高2倍至3倍。”马春敬说。
南疆许多地州越来越重视新兴品种的经济价值。喀什地区不仅发展小宗效益果品,还建成了英吉沙万亩黄桃园、岳普湖万亩无花果园等一批鲜果示范产业园。
岳普湖县是有名的“无花果之乡”,近年来,当地将无花果作为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种植面积从最初的几千亩发展到逾10万亩,并示范引导当地种植户开展标准化种植,已建成10余个种植示范基地。
因为储存期短、物流运输难等短板,无花果很难以大宗商品形式走出新疆。岳普湖县引进多家专业深加工企业,对无花果保鲜、冻干、保健品加工等开展科研攻关,成功将无花果保鲜期延长到25天。
文化搭台开拓市场
农副云顶国际yd的产品展示、电商直播带货、采摘体验、苹果ip发布……2023年10月底,在阿克苏首届苹果文化旅游节上,一场以果为媒、以节搭台、经济唱戏的节庆活动全方位展示了阿克苏苹果的文化内涵和文旅融合发展成果。
近年来,南疆各地通过举办红枣丰收节、香梨采摘节、石榴采摘节等节庆活动,推销优质果品,提升品牌影响力。
在和田地区皮山县皮亚勒玛乡石榴产业精品园,一批批游客品尝购买“皮亚曼”石榴。石榴产业精品园衍生出的采摘、农业研学旅游观光等活动有效拉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除了举办节庆活动,不少地区选择“走出去”,通过推介会、展会等形式让更多人了解新疆的优质果品。
近年来,库尔勒香梨不断拓宽国内销售渠道,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中型城市建立了销售网点,香梨销售覆盖了全国90%的城市。随着库尔勒香梨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深入推进,香梨产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流通、品牌建设等全产业链逐步完善,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得到大幅提升。“库尔勒香梨”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从2018年的98.88亿元跃升至2023年的171.28亿元,连续6年在梨类中排名第一位。
喀什地区各县市积极举办和参加各类农产品招商推介会“打名气”。2023年9月,在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支持下,泽普县“三宝”(红枣、核桃、苹果)参加亚洲国际果蔬展览会,在香港首秀。济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指挥部依托山东援疆“大仓东移”工程,联合50多家企业和媒体在济宁开展英吉沙县农特产品丰收节大型推介活动。
线上销售成为南疆各地特色林果售卖的新平台。一批新农人和企业利用直播带货、短视频、电商等形式销售林果产品。
“吃阿克苏冰糖心,请认准原产地‘红旗坡’。”阿克苏红旗坡丰庆园果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园内,王云芝架着直播设备,手拿切开的冰糖心苹果,向直播间的网友们展示苹果的糖心部分。
“为了拓宽销路,我们果园2017年就尝试通过直播销售苹果,但因为没什么经验,最终只卖了5吨。”王云芝告诉记者,如今他们已经组建了一个包括运营、策划、后台管理、主播等在内的12人直播团队。“2023年直播效果还不错,预估线上总销量超过了600吨。”
“这些年,商品更加丰富,参与直播的人越来越多。”阿克苏市商务局电商办主任梁佳妮介绍,阿克苏电商产业4个主要特色果品——苹果、香梨、红枣、核桃的年电商销售量突破18万吨,总产值达12亿元,电商促进农民年人均增收超过2000元。
通过内外兼修,新疆果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一些果品还拓宽销路走向了海外。
2023年8月,新疆伽师新梅首批出口马来西亚,货值80万元。伽师县中荔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彭婉婷说,目前公司已和新加坡、印尼等国家签订了合作协议,后续还将陆续出口。未来,公司将以新梅的标准化基地建设、仓储服务、国内外销售为重点,积极拓展市场。
除了新梅专列,南疆还开通了香梨专列、核桃专列、苹果专列等,这些特色林果被销往海外市场,打开了更广阔的销售渠道。
本报记者 耿丹丹
责任编辑:王顺利/《新西部》杂志 · 新西部网